您好、欢迎访问本网站!
学校机构| 返回主站| 站内检索

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研究 -> 正文

浅析现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时间:2009-07-14  浏览:
1、家庭贫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作用,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我班的学生陈建红是一名特困生,虽然学校减免了她的部分学费,但每月在校的生活费对于她的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生活上的拮拘使她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常常自惭形秽,郁郁寡欢。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很少与同学交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顾影自怜。

  2、先天素质差:一些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发育,如身才短小,相貌不漂亮,气质不佳等等其它方面的原因,而自形惭秽,不敢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交流,造成自我心理封闭。

  3、长期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使得中专生心理素质不高:当前,在现实的教育评价机制中,功利主义思想突出,在中小学,升学率、学生成绩等对学校创品牌,对教师评优、职称晋升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很多学校、教师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而对学生其它方面的才、艺与良好个性发展,关心、考虑不够,导致很多学校天天大喊实施素质教育,而下大力气搞的却是应试教育。可想而知,那些在学校教育中,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很难得到学校、教师足够的帮助,进而导致成绩更差,由于学校是单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定他们,在学校中、班集体中,这些学生必然得不到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也很难找到自尊、自信、成功与快乐,他们长期被人忽视,处在教育的边缘,久而久之失落感、无足轻重感滋生。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加之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中过程中的盲目,很多学困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直接影响到这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4、缺乏自我奋斗、自我进取的精神:一些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由于得不到应有外部的激励,同时内部自我激励的水平不高,这样往往造成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报一种得过且过的思想,混一天算一天,虽也有美好的愿望,但为之付诸行动的勇气与意志不够坚定,对于学习的目的性认识模糊,缺乏自我奋斗、自我进取的精神,一但学习、生活上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 解决方法:
分享到:
作者:  编辑:

扫码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晋ICP备20210022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