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著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驾,在社会各界撞击出不小的声响。有些老百姓不一定听过高晓松,但一说是流行歌曲《同桌的你》的作者,就没有人不知道的了。这件事除了给普法带来许多的正面宣传效应外,也成了一件好玩的事。微博上有不少天才的看客就现炒现卖的编着歌来玩,我睄了一眼,有个《酒驾的你》,玩主把原作中“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改成了“谁把你的双臂架起,谁给你穿上囚衣”。公众人物嘛,没事别人都想拿你开心,有事了,给大家提供个逗乐的机会,也是理当的。
然而,也有的做法让人觉得不舒服。比如有人就翻开高晓松的家谱来,原来他祖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外租父是博导,父母,母舅都是学界赫赫的顶级科学家,而高晓松本来也是考上清华的,按着常规,一步步走下去,几年后自然又是一位科学家了。但这小子居然把清华大学给炒了,不念了,专门弹琴编歌,开玩!于是这些“不平家”就说了,你小子也太狂了,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都没 走到清华的大门前看一看,你竟然考上都不念了,好么,你就狂么,这不,终于折进去了吧。
事还是一码归一码。酒驾是不对,轻狂也不对,但这和读不读清华是两码事。一桌人都爱吃辣子,来了个不吃辣子的,只能说他的口味和大家不同而已。如果来的是位中规中距的,就忍着,他自己嘴如火烫般地难受,脸上还装出一幅爱吃的样子。但高晓松不同,他不爱吃辣子,就不吃,不管您这席面多高档,我去吃白菜烩豆腐,心甘情愿,这有错吗?如果有,也只是不该扫了大家的兴。可在咱们的社会文化中,为了不扫大家的兴而委屈自己的事是太多了。那些大着胆,敢不管不顾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还真是凤毛麟角呢。我们是该鼓励他们呢还是该嘲讽她们呢?我可是听说,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也是在美国念着一个名牌大学,也是念着念着不念了,后来就把自己鼓捣成了个世界首富和首善。
除了上边所说的个性不同外,我觉得还有个价值取向问题。这些年改革开放,轰轰轰隆隆地搞经济建设,一些学理工的,富起来的人多;而一些搞文的,一个个灰头土脸,价码一个劲地往下掉。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一个“著名科学家”与一个“著名音乐人”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了。其实文也好武也好,各有各的价值,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一个健康的社会缺一不可。高晓松玩了音乐,玩得很投入,很开心,很成功,一首《同桌的你》,传遍千家万户,让在读的学生珍惜当下的情谊,让走出校门的勾起美好的回忆,可以说,这首歌给几亿人带来了美感,带来了享受,哪怕是瞬间的也善莫大焉了。以我愚见,这比他勉强读清华,心情郁闷,最后做了一个平庸的科学工作者,于人于己都要好很多的。
2011.5.24于且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