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网站!
学校机构| 返回主站| 站内检索

精品课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精品课程 -> 正文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典型案例总结

来源:  时间:2019-06-25  浏览:

  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工作不断加强,陆续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办发〔2017〕5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等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生素质教育培育指明了方向。

  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各行各业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些创新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扎实的职业素养和广博的人文素养。

  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上,课程教学模式与学情不适应,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培育效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成长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高职院校《大学人文基础》课程传统课堂多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抬头率低、参与度弱、积极性差。(2)大多高职院校“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素质教育类课程开设不能满足国家要求。(3)高职院校素质类课程教学方法较单一,培育效果不理想,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无法克服的瓶颈。因此,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说:“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必须通过一场深刻的“课堂革命”整体推进教育革命、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一)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大学人文教研室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高职院校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大学人文基础》传统课堂学生抬头率低、参与度弱、积极性差,人文素质类课程培育效果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脱节等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课程思政和人文素养教育为主线,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形成了教师与学生、教材与目标、教法与评价“三融合”《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

  1.教师与学生相融合

  教师通过学情分析,改变教学理念,由教师的“传递—接受式”改革为学生的“自学—辅导式”;将传统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师教为中心、学生静听”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采用“项目引领+活动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革除了当下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教室局限的弊端,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者、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从而改变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让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充分融合。

  2.教材与目标相融合

  以课程思政为灵魂,以文化自信为引领,通过大量的社会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调研,确定了“沟通表达、文化礼仪、审美艺术、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价值取向”6个人文素养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计了涵盖“大学—人文与美育的圣地、自然之美、言语之美、举止之美、心性之美、艺术之美、诗意的生活”7大模块20个教学项目的教学内容,对应开发了4版项目化教材,并配套建设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项目化活动课程设计实施方案、1个教学网络平台、1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项目、1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实现了教材与目标的充分融合。

  3.教法与评价相融合

  教师根据6个人文素养教学目标,改革教法和评价模式。教法由单一变为多样化,以巴特勒学习模式为主,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抛锚式、合作学习式等教学方法;对应教法改革,评价模式由期末考试单一评价变为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实现了教法与评价的充分融合。

11.jpg

  (二)拟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采用“项目引领+活动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大学人文基础》传统课堂学生不重视、抬头率低、学习积极性差的问题,人文教研室根据学情和课程目标分析,选用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由“学科体系”转向“行动体系”,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项目引领+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开发20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设计1-2个活动,并打造了“一叶知秋”摄影展、“梦回汉唐”情景剧、“爱在心中”微电影、“传颂经典”主题演讲、“非你莫属”职场模拟、“网络原住民”手抄报等6大人文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体验→思考→认同→养成;同时每个项目以课程思政案例引出“人文话题”,使学生在活动中思索人生、体悟社会,寓教于乐中融知识、育素质。

  2.开发多元结合的课程资源

  针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开设不能满足国家要求的问题,我们将人文素质课的人文内容、“大学语文”的语言文学内容、“应用文写作”的写作内容、“艺术欣赏”的审美内容筛选、重构,打造了集知识性、文学性、艺术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课程资源,涵盖语言文字、中外文化、东西方文学、社交礼仪、音乐、书法、绘画、戏曲、影视、新闻、应用文写作等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写作能力。

  3.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针对高职院校素质类课程教学方法较单一,培育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成长需求的问题,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文教育,确定6个人文素养课程目标,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抛锚式、合作学习式等教学方法,超星学习通APP教学、慕课、微课、教学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构建实施从必修通识课体验认知→选修通识课拓展深化→校园文化活动迁移外化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一是《大学人文基础》必修通识课程中“项目引领+活动课堂”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结合学生兴趣点建设了《朝代更迭与历史兴衰》《演讲与口才》《文学作品鉴赏》《东西方神话与传说》4门与之相匹配的选修通识课程,深化教学内容;三是根据课堂学习中学生积累的知识能力素质储备,设计开发了“融通讲堂”、“三分钟主题演讲”等校园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培育效果。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目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应用效果

  1.提升了育人效果,成效明显

  (1)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在校内全面推广实行,37个专业9758名学生受益,近三年学生对《大学人文基础》课程满意度达99.4%,学评教达96.9%,专家评教达92.9%,同行评教达97.2%。

  (2)学生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入党申请比例逐年增加,由2014年27.7%到2018年36.2%,近5年发展积极分子1240人,发展对象362人,预备党员225人;志愿活动人数逐年递增,由2015年161人次,到2018年648人次;志愿范围不断扩大,由6个活动拓展到18个,2019年我院成为“二青会”运城赛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赛务志愿服务单位,有130名学生参与其中。

  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成果显著

  (1)2015年申报成立河东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共开展测试2954人次,获一级13人,二级及以上获取率达79.56%。

  (2)2013年开办“融通讲堂”,举办相关讲座43场,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3)2018年5月创建“文心意象”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发文308篇,关注人数1360余人。

  (4)近几年衍生相关省级课题3项、校级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2项;发表相关论文10篇;编写教材4版(共计170.1万字),其中“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全国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研究二等奖1项,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会员2人、省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委员1人,运城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名,获校级荣誉11项。

  3.引领了同类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改革,深受好评

  (1)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被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10所院校应用,教材使用量达71960册,深受好评;其中,山西旅游职业学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参与了教材、“五电五库”资源建设。

  (2)教师受邀在:2014豫晋陕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集团高职院校工作会议、2015全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与通识教育高级研讨会、2016“十三五”全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创新与实践高级研讨会、2018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创新与实践高级研讨会、2019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讨会暨儒家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推广会议、2019江苏焕之瑶第一届全国总经销梦想启航培训会议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会议上做经验交流或主题讲座,成果内容被广泛推广,辐射作用明显。

 

 

                                  大学人文教研室

                                         2019.6.25

 

 

 

 

 

 

 

 

 

 

 

 

 

 

 

 

 

 

 

 

 

分享到:
作者:  编辑:

扫码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晋ICP备20210022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