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网站!
学校机构| 返回主站| 站内检索

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研究 -> 正文

《大学人文基础》教学改革方案

来源:  时间:2014-08-22  浏览:

  高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都要求“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搜集、整理、书写有关工程技术资料和汇报材料能力,具有组织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可是大家都知道当前的高职生整体文化素养不高,甚至不少学生毕业后在口语表达、文学艺术修养、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即使最基本、最简单的假条、计划、总结、通知、个人简历等,他们写起来不是格式不对、表达不清,就是错别字连篇,甚至毕业求职时写的个人基本情况介绍都不知如何下手,鉴于此,我院大学语文教研室编写了《大学人文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在原《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整合了《应用写作》、《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内容所编写的一门课程。课程作用在于一方面通过实用知识的培训,如交际礼仪、演讲、应用文的写作等,提高其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经典诗文的解读,提高其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的职业人”的教育目标。

  《大学人文基础》课程主要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3W1H教学法进行教学.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以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在职业活动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过程而不是仅仅复制其结果,打破课程的“学科体系”而转向“行动体系”,抛弃课程的“教师中心”而转向“学生中心”,高度关注“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同时,在课程的设计上,借着十二五教材立项后的修改,我们增加了“可能诱发的人文话题”模块,每个项目都提供3-5个人文话题供大家讨论思考,教师在人文话题的诱导中让学生自然总结和得出结论,不仅在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人文熏陶,而且通过课堂上做事,让大家明白更多做人的道理。

  教研室把《大学人文基础》课程划分成三大模块: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应用模块。通过从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探究过程的设计生活化、技能训练生活化以及对生活化学习过程的反思,将《大学人文基础》教学从最基本的感性认识逐层递进,深入到理性认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三大模块中每个模块包含四个子项目,基础模块由我们的大学、自我介绍、礼仪演练、故事会组成,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提高模块由四大名著导读、国学经典诵读、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新闻时事组成,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应用模块由音乐赏析、诗歌朗诵、诚信演讲、求职应聘组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应用文写作部分融进了子项目中,使得项目任务更明确、项目内容更完善。

  《大学人文基础》取消课程的期末考试一次定终身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每个模块的考核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在任务结束后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学生每个任务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任务结束后的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任务结束后的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包括在该任务进行中学生的出席情况占30%,课堂纪律占20%,作业完成情况占10%,实训情况占40%,总成绩为每个任务考核成绩的平均值,并将考核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大学人文教研室                                         2014.8.22

分享到:
作者:  编辑:

扫码关注公众号

版权所有: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晋ICP备2021002203号-1